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40825 on 2017-04-27
互评量表
Added by 21140428 6年 ago
201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40814 6年 ago
232 Views6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40816 6年 ago
219 Views7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1141029 6年 ago
226 Views5 Comments0 Likes
在描述所使用的钠的颗粒大小的时候,用了绿豆大小,以及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等例子来说明,很形象生动,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所取的量应是多少。 先板书了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再一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顺序安排比较合理,而且这样也可以从容地解释。最后让学生通过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钠不保存在水中。前后呼应。 提问钠是否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这个问题会比较有深度一些,让学生思考到硫酸铜溶液里不止硫酸铜还有水,钠会先与水反应再来与硫酸铜反应,因此得不到铜单质。有助于学生自发的运用刚学的知识进行思考, 但是讲课过程中用了比较多的“是吧”,就等于提了比较多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与生活中现象结合,使自己说的更能被学生理解。在讲解钠与水反应的步骤时,用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大小这一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所需钠的量。讲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详细,解释也很详细。除了这些,陈玉珑同学在讲其他知识点时十分清晰,也很幽默,我觉得很有一位真正的老师的气势。不过可能在板书方面可以再有所加强,那就更好了。
通过“水能否保存金属钠”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个人觉得这个实验还是稍微有一些危险的,可以考虑演示实验。实验前步骤的讲解非常细致,学生完全听得明白,而且明显可以感受到与学生的互动。 板书安排合理,先写出实验现象,而且间距足够大,不会显得拥挤。每一个实验现象解释得都很详细,比如“响”说明反应剧烈,就问学生为什么不能安静地生成气体,通过对比可以很形象的感受到反应剧烈。最后从两方面解释了钠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加深学生的印象。 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的铜,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钠与水的反应,体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自然引出了钠的存在形式等问题。 整体来说,上课十分自然流畅,气氛活泼,是非常好的一节课!
与学生的互动氛围很好,声音抑扬顿挫,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态度亲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相扣,逻辑清楚。
由钠是否能保存在水中来引入本节课内容,既呼应了前面关于钠保存的知识点,又自然引出钠与水反应内容。在描述取绿豆块大小的钠时,说和小拇指指甲盖大小差不多,十分形象,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就知道取量的多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并总结实验现象和规律,有助于学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现象的能力。在描述实验时,从浮、熔、游、响、红五个方面一一描述现象,并由此说明钠的性质,讲解细致,学生能够很好理解实验现象及原理。后来又拿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钠与水的反应,并学会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不过提的问题还是不够深入,这对于一个新老师也是有挑战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很成功,老师讲课很有自信,课堂气氛也比较好。
刚开始上课,所讲的内容与生活有了一丝联系,并且说话比较亲切,学生听着很舒服。接着就用为什么不用水来保存钠开始本节课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节课所讲的钠与水的反应。做实验前讲解实验讲解的非常仔细非常好,这样学生的思路会非常清晰做实验时很少出问题,自己能独立的完成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总结,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问时,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也很充分,但问题的话还是比较浅。整体来说,上课很自然流畅,老师也比较有亲和力。
在描述所使用的钠的颗粒大小的时候,用了绿豆大小,以及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等例子来说明,很形象生动,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所取的量应是多少。
先板书了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再一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顺序安排比较合理,而且这样也可以从容地解释。最后让学生通过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钠不保存在水中。前后呼应。
提问钠是否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这个问题会比较有深度一些,让学生思考到硫酸铜溶液里不止硫酸铜还有水,钠会先与水反应再来与硫酸铜反应,因此得不到铜单质。有助于学生自发的运用刚学的知识进行思考,
但是讲课过程中用了比较多的“是吧”,就等于提了比较多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与生活中现象结合,使自己说的更能被学生理解。在讲解钠与水反应的步骤时,用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大小这一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所需钠的量。讲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详细,解释也很详细。除了这些,陈玉珑同学在讲其他知识点时十分清晰,也很幽默,我觉得很有一位真正的老师的气势。不过可能在板书方面可以再有所加强,那就更好了。
通过“水能否保存金属钠”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个人觉得这个实验还是稍微有一些危险的,可以考虑演示实验。实验前步骤的讲解非常细致,学生完全听得明白,而且明显可以感受到与学生的互动。
板书安排合理,先写出实验现象,而且间距足够大,不会显得拥挤。每一个实验现象解释得都很详细,比如“响”说明反应剧烈,就问学生为什么不能安静地生成气体,通过对比可以很形象的感受到反应剧烈。最后从两方面解释了钠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加深学生的印象。
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的铜,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钠与水的反应,体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自然引出了钠的存在形式等问题。
整体来说,上课十分自然流畅,气氛活泼,是非常好的一节课!
与学生的互动氛围很好,声音抑扬顿挫,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态度亲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相扣,逻辑清楚。
由钠是否能保存在水中来引入本节课内容,既呼应了前面关于钠保存的知识点,又自然引出钠与水反应内容。在描述取绿豆块大小的钠时,说和小拇指指甲盖大小差不多,十分形象,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就知道取量的多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并总结实验现象和规律,有助于学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现象的能力。在描述实验时,从浮、熔、游、响、红五个方面一一描述现象,并由此说明钠的性质,讲解细致,学生能够很好理解实验现象及原理。后来又拿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钠与水的反应,并学会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不过提的问题还是不够深入,这对于一个新老师也是有挑战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很成功,老师讲课很有自信,课堂气氛也比较好。
刚开始上课,所讲的内容与生活有了一丝联系,并且说话比较亲切,学生听着很舒服。接着就用为什么不用水来保存钠开始本节课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节课所讲的钠与水的反应。做实验前讲解实验讲解的非常仔细非常好,这样学生的思路会非常清晰做实验时很少出问题,自己能独立的完成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总结,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问时,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也很充分,但问题的话还是比较浅。整体来说,上课很自然流畅,老师也比较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