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40824 on 2017-04-07
互评量表
Added by 08140336 5年 ago
337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240 5年 ago
264 Views4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120 5年 ago
356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10140209 5年 ago
246 Views5 Comments0 Likes
联系旧知识讲授新知识,积极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概念讲解详细,与学生互动良好,导入顺利;不过还可以再提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
优点:利用方程式构建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设计巧妙,对学情把握的到位。教态自然,表达流畅,具有亲和力。 缺点:与学生有互动但是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缺少对概念的巩固。
优点:联系了初中知识进行引入知识,语速适中,语调中有重点 缺点:与学生交流略少,可以考虑设置小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用碳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根据他们反应的比例来打开学生分子的比例的视角,从而引入物质的量。有强调物质的量适用于微观物质等四个特点,让学生能更清楚物质的量的概念以及应用范围。将新学习到的知识,立马用于一开始的引入方程式。有首尾呼应,我觉得这点做的很好。
优点:导入简单清晰,以宏观与微观入手。总结很有意义,专有、微观、集体、具体等性质学生易懂。 缺点:有口误,语言衔接上可以更严密。
通过初中学过的碳与氧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讲课态度自然,循循善诱,但是可以加一些习题用巩固。
利用方程式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将可称量的物品与不可称量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引入新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于新概念进行了辨析,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 启发性的问题提的比较少。对“摩尔”这个概念适当解释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混淆和困惑。
提问导入,以碳和氧气的反应联系宏观微观,图片设置何以,主副板书分配合适,整体有头有尾。但提问较少,缺乏和学生的互动。
本节课是我目前来说比较满意的一节,重点讲了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没有设计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知识,我觉得突出了重点。但是在讲解基本物理量的时候准备不够充分,语言不是很通顺,这一点以后要注意。整体稍微有一些慢,最后的课堂练习没有讲。由于是讲授物质的量,在提问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没有提一些让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自己讲,以后要改进。
讲课态度自然,思路清晰,有充分的准备。但是到最后的话,练习题直接跳过,没有讲,如果讲出来,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内容印象会更加深刻。
联系旧知识讲授新知识,积极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概念讲解详细,与学生互动良好,导入顺利;不过还可以再提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
优点:利用方程式构建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设计巧妙,对学情把握的到位。教态自然,表达流畅,具有亲和力。
缺点:与学生有互动但是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缺少对概念的巩固。
优点:联系了初中知识进行引入知识,语速适中,语调中有重点
缺点:与学生交流略少,可以考虑设置小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用碳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根据他们反应的比例来打开学生分子的比例的视角,从而引入物质的量。有强调物质的量适用于微观物质等四个特点,让学生能更清楚物质的量的概念以及应用范围。将新学习到的知识,立马用于一开始的引入方程式。有首尾呼应,我觉得这点做的很好。
优点:导入简单清晰,以宏观与微观入手。总结很有意义,专有、微观、集体、具体等性质学生易懂。
缺点:有口误,语言衔接上可以更严密。
通过初中学过的碳与氧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讲课态度自然,循循善诱,但是可以加一些习题用巩固。
利用方程式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将可称量的物品与不可称量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引入新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于新概念进行了辨析,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
启发性的问题提的比较少。对“摩尔”这个概念适当解释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混淆和困惑。
提问导入,以碳和氧气的反应联系宏观微观,图片设置何以,主副板书分配合适,整体有头有尾。但提问较少,缺乏和学生的互动。
本节课是我目前来说比较满意的一节,重点讲了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没有设计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知识,我觉得突出了重点。但是在讲解基本物理量的时候准备不够充分,语言不是很通顺,这一点以后要注意。整体稍微有一些慢,最后的课堂练习没有讲。由于是讲授物质的量,在提问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没有提一些让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自己讲,以后要改进。
讲课态度自然,思路清晰,有充分的准备。但是到最后的话,练习题直接跳过,没有讲,如果讲出来,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内容印象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