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08140117 on 2017-03-19
互评量表
Added by 04140107 5年 ago
307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344 5年 ago
248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240 5年 ago
248 Views4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1141029 5年 ago
231 Views6 Comments0 Likes
优点:谈吐清晰,举止大方;讲解例子较多。 缺点:PPT内容的字不够大,排版不够清晰,设计过于单一,可能会视觉疲劳;部分内容偏难,不适合初中生学习;理论部分过多,缺少实验的讲解。
优点:1、教学仪态还好; 2、跟其他学科建立了联系。 缺点:1、ppt内容过少,字号选择不当; 2、例子举得不恰当,内容超出学生认知范围; 3、知识点讲解不清晰; 4、引入话题例子不够日常,跟学生互动很少,而且并不自然。
(1)PPT比较简洁,但字体大小选择不当,后排的同学不易看清。板书设计缺乏条理性,略显混乱。 (2)思路逻辑清晰,举例较多,与生物学科建立了联系。但所用知识多为初中生所不理解的,应降低难度,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溶液的知识。 (3)教学仪态较为得当,但与学生互动较少。
(一)优点: 1.教态自然,不拘谨,有自己教学的风格,但是上课时把手放在裤子口袋里需要改正。 2.语调有起伏,语速恰当。 3.举例新颖丰富,知识储备量大。例如,举例混合物时,随手拿起鼠标为例子,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生活经验。在解释稳定的前提是外部条件不变时,举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的例子,联系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更充分。 4.语言表述上有一定的严谨性。例如,例如,溶液不仅仅是液态时举例空气,强调了一定是在一定范围内,考虑了重力对均一性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可能对初中生的要求有些过高,使部分学生接受上存在一定困难。 (二)缺点: 1.课堂导入部分,生理盐水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过多的教学内容集中在了生理盐水的组成比例,特定质量分数的原因之类的,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适合初中学生。教师在解释生理盐水为什么是0.9%的浓度时,虽然关注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点,但这放在课堂导入部分显然是不合适的。 2.与学生的交流较少,缺少与学生探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直接给出了溶液的定义,然后再做自己的分析。 3.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内容停留在教师口头表达上,这对于初中生来说,进度的跟进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4.某些知识点太过超前,与学生认知不符。 例如,举例金属钠溶于汞形成钠汞齐之类的例子对于初中生来说太过吃力,也没有前景认知铺垫,认知跳跃会使学生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5.ppt设计上太简单,一页的字太小太多,会使学生视觉上有些吃力,对课程失去兴趣;同时,上课时PPT处于编辑状态。
优点:谈吐清晰,举止大方;讲解例子较多。
缺点:PPT内容的字不够大,排版不够清晰,设计过于单一,可能会视觉疲劳;部分内容偏难,不适合初中生学习;理论部分过多,缺少实验的讲解。
优点:1、教学仪态还好;
2、跟其他学科建立了联系。
缺点:1、ppt内容过少,字号选择不当;
2、例子举得不恰当,内容超出学生认知范围;
3、知识点讲解不清晰;
4、引入话题例子不够日常,跟学生互动很少,而且并不自然。
(1)PPT比较简洁,但字体大小选择不当,后排的同学不易看清。板书设计缺乏条理性,略显混乱。
(2)思路逻辑清晰,举例较多,与生物学科建立了联系。但所用知识多为初中生所不理解的,应降低难度,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溶液的知识。
(3)教学仪态较为得当,但与学生互动较少。
(一)优点:
1.教态自然,不拘谨,有自己教学的风格,但是上课时把手放在裤子口袋里需要改正。
2.语调有起伏,语速恰当。
3.举例新颖丰富,知识储备量大。例如,举例混合物时,随手拿起鼠标为例子,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生活经验。在解释稳定的前提是外部条件不变时,举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的例子,联系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更充分。
4.语言表述上有一定的严谨性。例如,例如,溶液不仅仅是液态时举例空气,强调了一定是在一定范围内,考虑了重力对均一性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可能对初中生的要求有些过高,使部分学生接受上存在一定困难。
(二)缺点:
1.课堂导入部分,生理盐水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过多的教学内容集中在了生理盐水的组成比例,特定质量分数的原因之类的,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适合初中学生。教师在解释生理盐水为什么是0.9%的浓度时,虽然关注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点,但这放在课堂导入部分显然是不合适的。
2.与学生的交流较少,缺少与学生探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直接给出了溶液的定义,然后再做自己的分析。
3.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内容停留在教师口头表达上,这对于初中生来说,进度的跟进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4.某些知识点太过超前,与学生认知不符。 例如,举例金属钠溶于汞形成钠汞齐之类的例子对于初中生来说太过吃力,也没有前景认知铺垫,认知跳跃会使学生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5.ppt设计上太简单,一页的字太小太多,会使学生视觉上有些吃力,对课程失去兴趣;同时,上课时PPT处于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