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ed by on 2023-03-16

《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课标要求是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图表结合的方式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大气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并结合板书填空的方式巩固这部分知识。
第二部分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是对诸多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基础.我会给出三个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
第三是活动部分:月地表面辐射过程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大气保温作用的理解。
此外教材中的注解解释了辐射与温度的关系,能够作为原理拓展补充。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面一节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在此基础上,从生活现象出发,论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为后续大气的运动和热力环流的学习做铺垫。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面对的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感知,学生的思维特点为从以直观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转变,既对直观事物感兴趣也能理解抽象概念。且在上一节中已经学过大气的分层,对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有概念。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四点:
1.学会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综合思维,水平一)
2.能够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地理实践力,水平二)
3.初步学会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三)
4.设计实验验证大气的受热过程(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水平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确定这点为本课重点是因为保温作用是影响近地面温度的最关键环节。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都跟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系,例如阴天的晚上比较温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等。
教学难点:
理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因为这与学生的惯性逻辑相悖,学生容易在思考时产生定性思维,所以要让学生有深刻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启发式谈话法和板图板画教学法。
说教学过程:
我的这节课在设计思路上主要体现了两个特点:
一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感受出发探究大气的热源,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当中大气受热过程的内容,回答大气受热的直接、间接来源。并跟随教师一起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二是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在教学的导入、新课展开以及 结课环节,都紧密围绕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创设情境,如天 气预报、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农民焚烧秸秆等现象,不仅让 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地理 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本节课我将分成以下四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
•首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请同学从生活感受出发猜测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哪里,并在个别提问之后给出天气预报的截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气接收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为什么一天当中最高温出现在下午两点左右而不是十二点呢?进而导入本节新课的学习。
该问题导入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后面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 第二个环节,自主学习,剖析概念。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习带着问题自学教材中大气受热过程的内容,思考大气受热分为哪几个过程,大气的直接和间接热源分别是什么以及大气在该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三个问题,即三过程两作用两热源。这部分的设计,由于知识点本身的理解难度不大,比较适合将传统教师的讲授方式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接着,我会带领学生在不看教材的前提下一起绘制大气受热的过程 。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和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
• 第三个环节,利用规律,解释现象。
我会依次给出三个地理事象并引导学生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分别是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棚可以种植非应季的蔬果、晚秋农民在田间焚烧秸秆来保护庄稼。再进一步提出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概念,列举全球升温的导致的现象。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强调大气的保温作用这个重点内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辩证看待地理规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 第四个环节,总结概括,设计实验。
我会用大气受热的示意图再次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课后任务:小组合作设计实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新设计实验方案,进而提高地理实践力。

版画设计
我会利用学生阅读教材的时间画出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箭头指向,再让学生上台填空,其余学生在之上画出完整过程

Subscribe
提醒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