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07140512 on 2017-05-11
互评量表
Added by 10200501 7月 ago
20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10200501 8月 ago
22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10200346 8月 ago
Added by 10200445 8月 ago
24 Views0 Comments0 Likes
优点: 1.语速恰当,吐字清楚,仪态自然; 2.板书字迹工整、美观,设计合理; 3.教材分析详细有条理。 缺点: 1.讲述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较清楚说明对重难点的突破,例如:“着火点概念”的难点没有很好地说明和解释; 2.重难点设计界限模糊,学情分析中,已知未知障碍点部分内容交错。
优点: 1、教材分析中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部分讲解很详细合理,对主要教学内容也有简洁地讲解,还展示了整本书的目录课题内容。 2、学情分析很详细合理。 3、教法和学法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总结了教法学法,很具体详细,使用依据合情合理。 4、板书干净整洁,结构简单,能突出重点,字迹工整美观。 5、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设置的很合理,逻辑性很强,设计思路很清晰。 6、教学反思很详细,从内容和不足点出发。 7、仪态大方,语速恰当,语调变化适合,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开始时结束时都有礼貌用语。 缺点: 1、教材分析中教材分析中没有提到教材内容跟课标相关要求的关系。 2、教学重难点中,难点内容不太合理。 3、教学过程讲解中有一个错误,之前说了教师直接给燃烧的定义,后面通过实验又让学生再总结燃烧的定义,不合逻辑。
优点:1.语速语调适中,教态自然。 教材分析说明了课程标准对本科的要求,以及说明本课对于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和前后知识的关系。清楚的表明了教学内容和教材目录。 学情分析部分很好的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障碍点。 教学过程逻辑清晰合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启发思考。 板书结构合理,字迹美观。 缺点:没有体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 重难点的突破没有体现
优点: 整个说课过程自然流畅,动作语态自然。 教材分析中讲解了本节知识与前后内容的联系,不仅简介了主要教学内容,还展示了整本书的课题目录,这是说课的一个亮点。 学情分析得较为具体。 没有单独讲解教法和学法,而是穿插在了教学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中都总结了教法学法,有理有据。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合理,有结构感,且能突出重点。 教学环节富有逻辑,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教学反思不仅阐述了不足,还找出了可改进的地方。 缺点: 教材分析中没有介绍课标,也没有联系课标与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体现不明显,没能清楚展示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优点:1、板书字迹工整、美观,设计合理; 2、教学设计中注意从学生学情出发,教学和旧知识点结合,加深学生对之前学过的原理概念的印象,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梳理; 3、说课过程中语速适合,教态很好,逻辑性强; 4、节奏适中,每个环节都留下了足够时间讲解。 缺点:1、重难点部分有点匆忙,可以适当调整; 2、没有介绍课标。
优点:
1.语速恰当,吐字清楚,仪态自然;
2.板书字迹工整、美观,设计合理;
3.教材分析详细有条理。
缺点:
1.讲述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较清楚说明对重难点的突破,例如:“着火点概念”的难点没有很好地说明和解释;
2.重难点设计界限模糊,学情分析中,已知未知障碍点部分内容交错。
优点:
1、教材分析中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部分讲解很详细合理,对主要教学内容也有简洁地讲解,还展示了整本书的目录课题内容。
2、学情分析很详细合理。
3、教法和学法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总结了教法学法,很具体详细,使用依据合情合理。
4、板书干净整洁,结构简单,能突出重点,字迹工整美观。
5、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设置的很合理,逻辑性很强,设计思路很清晰。
6、教学反思很详细,从内容和不足点出发。
7、仪态大方,语速恰当,语调变化适合,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开始时结束时都有礼貌用语。
缺点:
1、教材分析中教材分析中没有提到教材内容跟课标相关要求的关系。
2、教学重难点中,难点内容不太合理。
3、教学过程讲解中有一个错误,之前说了教师直接给燃烧的定义,后面通过实验又让学生再总结燃烧的定义,不合逻辑。
优点:1.语速语调适中,教态自然。
教材分析说明了课程标准对本科的要求,以及说明本课对于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和前后知识的关系。清楚的表明了教学内容和教材目录。
学情分析部分很好的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障碍点。
教学过程逻辑清晰合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启发思考。
板书结构合理,字迹美观。
缺点:没有体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
重难点的突破没有体现
优点:
整个说课过程自然流畅,动作语态自然。
教材分析中讲解了本节知识与前后内容的联系,不仅简介了主要教学内容,还展示了整本书的课题目录,这是说课的一个亮点。
学情分析得较为具体。
没有单独讲解教法和学法,而是穿插在了教学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中都总结了教法学法,有理有据。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合理,有结构感,且能突出重点。
教学环节富有逻辑,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教学反思不仅阐述了不足,还找出了可改进的地方。
缺点:
教材分析中没有介绍课标,也没有联系课标与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体现不明显,没能清楚展示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优点:1、板书字迹工整、美观,设计合理;
2、教学设计中注意从学生学情出发,教学和旧知识点结合,加深学生对之前学过的原理概念的印象,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梳理;
3、说课过程中语速适合,教态很好,逻辑性强;
4、节奏适中,每个环节都留下了足够时间讲解。
缺点:1、重难点部分有点匆忙,可以适当调整;
2、没有介绍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