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70805 on 2020-03-24
互评量表
Added by 22170805 2年 ago
74 Views0 Comments0 Likes
77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71039 2年 ago
90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71028 2年 ago
75 Views0 Comments0 Likes
优点: ①从学生已学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导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利于学生建立了对立统一的观念 ②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比喻成两大阵营,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理论学习增加了趣味性 ③从得失氧的历史溯源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不是得失氧,既有化学史的拓展,还引出了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适当的题目练习,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的概念 ⑤播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让学生通过钠与氯气的反应知道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从实验引入理论,体现了理论、概念的科学性 缺点: 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②对歧化反应的介绍不太必要,学生可能消化不了
优点: 1、通过旧知回顾引入,寻找知识的发展点,合理地建立了氧化还原对立统一的概念。 2、语言幽默有趣,课堂氛围很轻松,很有亮点。 3、由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引出对“得失氧”作为分类依据的思考,进一步强化的“物质分类”所建立起的分类的观念。 4、通过碳和氧气的反应(反应物为氧气)、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二氧化碳提供氧元素)、钠和氯气的反应(无氧参与),进行氧化还原的再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再定义,一步步推进很有层次感。
缺点: 1、语速可以稍微放缓,可以留更多学生思考的时间。 2、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之后章节的内容,在此处可以不进行实验视频的展示以免造成知识讲解的重复。
优点: 1.联系之前所学知识,做到知识之间的架构精密。 2.对氧化还原反应重难点讲解很明确,透彻。 3.在讲解时,所用语言幽默风趣,比较生动,仿佛是在讲故事。 4.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寓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讲解透彻。 5.联系化学史拉瓦锡的氧化概念,是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6.和同学有一定的互动,并且有多种教学方式。 不足: 1.语言虽然幽默,但是比较平淡,没有激情。 2.个人感觉有些地方语言有一点幼稚,不太适合对于高中生的讲课,更加像给小孩子上科学课。
优点: 1.语调亲和,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把氧化还原知识的知识编辑成故事,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的讲解非常连贯,过渡的很自然,课堂的整体性,系统性效果很好。 3.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入化学史,可以有效地推进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讲解过程中层层推进,不断扩大概念,对氧化还原概念的扩大以及对氧化还原中反应条件扩大,氧化还原反应不仅仅局限于燃烧反应。 5讲解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科的思想,比如对立统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缺点: 1.虽然语调亲和,但是语调起伏不大,可能不能抓住学生们的注意。 2.在与同学交流时可以互动性更加强一些。
优点: 1、语言生动有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抽象的知识,极具亲和力,易于理解。 2、通过守恒的思想让学生明白氧化和还原的对立统一。 3、通过氯化反应让学生发现以得失氧作为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不再合适,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新的判断标准——化合价。过渡很自然,也很利于学生接受。 4、与学生互动良好,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 5、结合视频及化学史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PPT制作精良,清晰简洁。 不足: 在对比几个方程式发现有共同特点(化合价的变化)时,PPT上可以标注出来化合价,避免有些学生没能很好地发现、不能跟上。
优点:1.ppt设计精美,重点突出,运用了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2.生动灵活的语言利用、发人深省的提问使课堂贴近学生,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教学内容多次注意到了前后关联,例如根据所学扩充了氧化剂还原剂的内涵。 4.教学片段中对于氧化还原的特征本质的提出,依托于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类,从学生已有的四大化学反应分类标准出发,结合化学史中的燃烧概念,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内涵的扩充。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主动性,是本次说课的亮点。 缺点:1.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的提出可以再进行辨析,方便学生理解。 2.可以利用钠在氧气中的燃烧过程,扩充电子转移,将氧化还原本质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补充完整。
优点: 1、语调富有亲和力,风趣幽默,教师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来为学生讲解抽象的概念,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2、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化学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 3、PPT简介大方美观,字号适中; 4、通过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氧化还原不一定需要氧的参与。 缺点: 1、私以为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抑扬顿挫一点就更好了; 2、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思考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一点思路。
优点:
①从学生已学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导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利于学生建立了对立统一的观念
②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比喻成两大阵营,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理论学习增加了趣味性
③从得失氧的历史溯源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不是得失氧,既有化学史的拓展,还引出了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适当的题目练习,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的概念
⑤播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让学生通过钠与氯气的反应知道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从实验引入理论,体现了理论、概念的科学性
缺点:
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②对歧化反应的介绍不太必要,学生可能消化不了
优点:
1、通过旧知回顾引入,寻找知识的发展点,合理地建立了氧化还原对立统一的概念。
2、语言幽默有趣,课堂氛围很轻松,很有亮点。
3、由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引出对“得失氧”作为分类依据的思考,进一步强化的“物质分类”所建立起的分类的观念。
4、通过碳和氧气的反应(反应物为氧气)、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二氧化碳提供氧元素)、钠和氯气的反应(无氧参与),进行氧化还原的再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再定义,一步步推进很有层次感。
缺点:
1、语速可以稍微放缓,可以留更多学生思考的时间。
2、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之后章节的内容,在此处可以不进行实验视频的展示以免造成知识讲解的重复。
优点:
1.联系之前所学知识,做到知识之间的架构精密。
2.对氧化还原反应重难点讲解很明确,透彻。
3.在讲解时,所用语言幽默风趣,比较生动,仿佛是在讲故事。
4.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寓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讲解透彻。
5.联系化学史拉瓦锡的氧化概念,是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6.和同学有一定的互动,并且有多种教学方式。
不足:
1.语言虽然幽默,但是比较平淡,没有激情。
2.个人感觉有些地方语言有一点幼稚,不太适合对于高中生的讲课,更加像给小孩子上科学课。
优点:
1.语调亲和,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把氧化还原知识的知识编辑成故事,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的讲解非常连贯,过渡的很自然,课堂的整体性,系统性效果很好。
3.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入化学史,可以有效地推进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讲解过程中层层推进,不断扩大概念,对氧化还原概念的扩大以及对氧化还原中反应条件扩大,氧化还原反应不仅仅局限于燃烧反应。
5讲解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科的思想,比如对立统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缺点:
1.虽然语调亲和,但是语调起伏不大,可能不能抓住学生们的注意。
2.在与同学交流时可以互动性更加强一些。
优点:
1、语言生动有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抽象的知识,极具亲和力,易于理解。
2、通过守恒的思想让学生明白氧化和还原的对立统一。
3、通过氯化反应让学生发现以得失氧作为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不再合适,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新的判断标准——化合价。过渡很自然,也很利于学生接受。
4、与学生互动良好,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
5、结合视频及化学史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PPT制作精良,清晰简洁。
不足:
在对比几个方程式发现有共同特点(化合价的变化)时,PPT上可以标注出来化合价,避免有些学生没能很好地发现、不能跟上。
优点:1.ppt设计精美,重点突出,运用了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2.生动灵活的语言利用、发人深省的提问使课堂贴近学生,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教学内容多次注意到了前后关联,例如根据所学扩充了氧化剂还原剂的内涵。
4.教学片段中对于氧化还原的特征本质的提出,依托于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类,从学生已有的四大化学反应分类标准出发,结合化学史中的燃烧概念,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内涵的扩充。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主动性,是本次说课的亮点。
缺点:1.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的提出可以再进行辨析,方便学生理解。
2.可以利用钠在氧气中的燃烧过程,扩充电子转移,将氧化还原本质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补充完整。
优点:
1、语调富有亲和力,风趣幽默,教师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来为学生讲解抽象的概念,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2、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化学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
3、PPT简介大方美观,字号适中;
4、通过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氧化还原不一定需要氧的参与。
缺点:
1、私以为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抑扬顿挫一点就更好了;
2、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思考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一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