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61021 on 2019-04-28
互评量表
Added by 22161013 4年 ago
172 Views0 Comments0 Likes
152 Views1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61033 4年 ago
156 Views1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10160214 4年 ago
224 Views4 Comments0 Likes
优点:1、以谈话式导入,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讨论学习的开展; 3、让学生上台进行汇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4、辅以图表进行讲解,便于同学对知识的理解; 5、教态自然,语调变化合理; 不足:1、在给城市化下定义的过程中,所提供的材料文字过于多了,可以适当增加些图表,更加直观; 2、整体来说,讲的知识点有些少了,注意对课时的把握; 3、结课可以适当地与导入进行结合。
对的,材料这方面是放的有点多了,而且有点乱~~在讲解的知识方面就显得有些单薄了~谢谢建议~
优点:①导入环节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环节,使得学生更为深入得探讨问题; ③给学生上台进行汇报和进行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④在讲解过程中用了不少图表,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缺点:①提供的材料文字比较多,会形成视觉上的疲劳; ②知识点讲解得很详细但是内容比较少; ③结课环节可以与导入环节进行结合。
结课环节我会再好好考虑下的! (其实是还有一半的内容没讲,时间已经不够了~ 谢谢提议~非常感谢
优点:1.谈话法进行导入,很亲切自然。 2.联系到第一章人口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3.请同学上台分析,给同学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机会。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把城市化的表现和概念紧密结合。 缺点:1.语言还可以更连贯一些,探究活动的材料可以适当精简,提高效率,部分材料表达的意思有重复,有些材料可以多挖掘一下信息。 2.最开始的问题问“你们居住在哪?”不太好,可以改为“你们来自哪里?”,早高峰挤地铁,问什么地方不这样,也不太严谨,很多二三线城市也还好。问题的设置和用词可以再稍微考究一些,修饰性词语多一些。 3.可能因为前面的部分花了太多的时间,是不是本来打算讲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但是没讲,所以课后作业的布置有点点超前。
有时候提问的方式的确需要再好好考虑一下~~ 而且后面的确有些地方没讲 这位同学看得非常认真 非常感谢建议~很有用~
优点: 1.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讨论学习的开展; 3.教态自然,语调变化合理; 不足:注意对课时的把握;结课可以适当地与导入进行结合.
优点:结合生活实际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辅以图表讲解,更为清晰;小组合作时明确各组分工情况及探究目标;讲授结合板书 缺点:时长过长;材料字太多
材料方面的确需要精简一下,其实材料我是提前给她们看了的 谢谢建议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建议~~ 其实后面还有一部分内容没讲,ppt直接跳到了最后。 实际操作和试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以后要控制好时间!
优点: ①采用生活导入,贴近学生生活; ②图文表结合,课程直观而具有科学性;在城市化定义的农村城市表现这个知识点时,通过图表结合先立后破的讲解,更能加深学生印象。 ③教态自然,与学生互动较多。 建议改进: ①在导入的部分,采用了人口分布图,并在旁边标注北上广的人口密度。建议将这几个地方在地图上圈出,会更直观。 ②下定义一般需要用是用简洁而高度概括的语言,学生可能达不到那种程度,就会单纯重复城市化表现,不能很好的完成“下定义”的活动目标。
下定义这方面,(其实我觉得自己也没打到能概括的程度 谢谢建议~~
优点:(1)联系生活导入;(2)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成果展示汇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3)教态自然; 建议:(1)合理安排课时,讲完概念之后,驱动因素没讲到;(2)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该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加直观,重点突出,否则学生会比较迷茫;
其实这部分我是想着自己整合一下知识,改变一下教学顺序~结果没怎么改好,想尝试一下,但是效果不怎么好。 驱动因素这方面,其实我在后面有,但是时间不够了,后面的一半的内容我都跳过了没讲解,所以说控制时间也很重要。 非常感谢建议~
优点:1、以谈话式导入,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讨论学习的开展;
3、让学生上台进行汇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4、辅以图表进行讲解,便于同学对知识的理解;
5、教态自然,语调变化合理;
不足:1、在给城市化下定义的过程中,所提供的材料文字过于多了,可以适当增加些图表,更加直观;
2、整体来说,讲的知识点有些少了,注意对课时的把握;
3、结课可以适当地与导入进行结合。
对的,材料这方面是放的有点多了,而且有点乱~~在讲解的知识方面就显得有些单薄了~谢谢建议~
优点:①导入环节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环节,使得学生更为深入得探讨问题;
③给学生上台进行汇报和进行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④在讲解过程中用了不少图表,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缺点:①提供的材料文字比较多,会形成视觉上的疲劳;
②知识点讲解得很详细但是内容比较少;
③结课环节可以与导入环节进行结合。
结课环节我会再好好考虑下的!
(其实是还有一半的内容没讲,时间已经不够了~
谢谢提议~非常感谢
优点:1.谈话法进行导入,很亲切自然。
2.联系到第一章人口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3.请同学上台分析,给同学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机会。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把城市化的表现和概念紧密结合。
缺点:1.语言还可以更连贯一些,探究活动的材料可以适当精简,提高效率,部分材料表达的意思有重复,有些材料可以多挖掘一下信息。
2.最开始的问题问“你们居住在哪?”不太好,可以改为“你们来自哪里?”,早高峰挤地铁,问什么地方不这样,也不太严谨,很多二三线城市也还好。问题的设置和用词可以再稍微考究一些,修饰性词语多一些。
3.可能因为前面的部分花了太多的时间,是不是本来打算讲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但是没讲,所以课后作业的布置有点点超前。
有时候提问的方式的确需要再好好考虑一下~~
而且后面的确有些地方没讲
这位同学看得非常认真
非常感谢建议~很有用~
优点:
1.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讨论学习的开展;
3.教态自然,语调变化合理;
不足:注意对课时的把握;结课可以适当地与导入进行结合.
优点:结合生活实际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辅以图表讲解,更为清晰;小组合作时明确各组分工情况及探究目标;讲授结合板书
缺点:时长过长;材料字太多
材料方面的确需要精简一下,其实材料我是提前给她们看了的
谢谢建议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建议~~
其实后面还有一部分内容没讲,ppt直接跳到了最后。
实际操作和试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以后要控制好时间!
优点:
①采用生活导入,贴近学生生活;
②图文表结合,课程直观而具有科学性;在城市化定义的农村城市表现这个知识点时,通过图表结合先立后破的讲解,更能加深学生印象。
③教态自然,与学生互动较多。
建议改进:
①在导入的部分,采用了人口分布图,并在旁边标注北上广的人口密度。建议将这几个地方在地图上圈出,会更直观。
②下定义一般需要用是用简洁而高度概括的语言,学生可能达不到那种程度,就会单纯重复城市化表现,不能很好的完成“下定义”的活动目标。
下定义这方面,(其实我觉得自己也没打到能概括的程度
谢谢建议~~
优点:(1)联系生活导入;(2)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成果展示汇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3)教态自然;
建议:(1)合理安排课时,讲完概念之后,驱动因素没讲到;(2)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该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加直观,重点突出,否则学生会比较迷茫;
其实这部分我是想着自己整合一下知识,改变一下教学顺序~结果没怎么改好,想尝试一下,但是效果不怎么好。
驱动因素这方面,其实我在后面有,但是时间不够了,后面的一半的内容我都跳过了没讲解,所以说控制时间也很重要。
非常感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