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60838 on 2019-04-22
互评量表
Added by 22160807 5 年 ago
322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60226 5 年 ago
256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1160636 5 年 ago
243 Views0 Comments0 Likes
354 Views0 Comments0 Likes
优点: (1)课堂导入看:从数鸡蛋的游戏导入,引出化整为零、积少成多思想,以这种思想来进行后续的实验——数黄豆,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2)课堂内容看:使用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感知1mol粒子数的多少,更加具体直观; 缺点: (1)数黄豆的方法可以再有一些过渡和提示,免得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2)板书还需要完善,给学生留下课堂具体的思路;
优点:从整体上来看,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符合教学目标。 (1)从课堂引入上来看,从数鸡蛋的游戏导入,引出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的思想,接着从生活中的实例开展实验——数黄豆,实验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同学们的兴趣,紧接着转入化学世界,设问一滴水有多少水分子呢?引出化学上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恰当。 (2)从教学内容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解释了抽象的物质的量的定义,引导学生自主计算1mol微观粒子到底有多少?学生们亲自动手计算,利于理解以及记忆。并给与了学生比较充分地自主实验的机会——数鸡蛋,数黄豆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合作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3)从教态上来看,语言规范,语速适当,仪表大方。 缺点: (1) 板书需改进!
优点;重难点把握清楚,讲述地很清楚,有理有据,并且能带入老师本人对这堂课的独特见解,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导入:实验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入,并且利用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利用反应时间的不同,指出把物品分堆的优势。 缺点:部分地方犯有科学性的错误。
导入 1. 通过“数鸡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趣味性; 2. 通过实验:如何确定一袋黄豆的数量,进行导入,发散学生思维; 概念讲解 1. 通过分组数鸡蛋更加方便帮助学生建立分组意识,使学生更易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这一问题,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学生能有效理解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物理量这一知识点; 3. 让学生通过12C计算求出1mol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得到6.02*1023,进而引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条理清晰,衔接自然,同时因为是学生自己求出来的数值,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事实(例题)讲解 1. 碳十二的表达方式应是12C而一般不用C-12; PPT使用情况 1. PPT整体风格规范; 教态 1. 吐字清晰、语速合适; 2. 有很多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仪态自然。
优点:课件界面简洁,字体大小适中,重点用不同字号、不同颜色强调,且课件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引入部分强调“化零为整”思想,显示课堂内容的思想性;解释物质的量是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时,用到了世界货币作为类比,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 缺点:教态不够自然,音语调透露出些许紧张;引入部分例子举了两则,但目的相同,想要传达的又都是“化零为整”、“集体”思想,两则例子显得这一部分有些累赘;
章老师以解决一滴水中有多少分子的问题为串联,启发学生思考,准确把握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引入也很有趣,且能够充分反映问题。在“算一算”的部分其实还可以讲解再详细一点,在黑板上书写计算过程,体现思路。
实验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入,并且利用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利用反应时间的不同,指出把物品分堆的优势。 优点;重难点把握清楚,讲述地很清楚,有理有据,并且能带入老师本人对这堂课的独特见解,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 缺点:部分地方犯有科学性的错误。对于物质的量的讲述有些不清楚,没有及时总结出解释。
优点:
(1)课堂导入看:从数鸡蛋的游戏导入,引出化整为零、积少成多思想,以这种思想来进行后续的实验——数黄豆,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2)课堂内容看:使用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感知1mol粒子数的多少,更加具体直观;
缺点:
(1)数黄豆的方法可以再有一些过渡和提示,免得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2)板书还需要完善,给学生留下课堂具体的思路;
优点:从整体上来看,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符合教学目标。
(1)从课堂引入上来看,从数鸡蛋的游戏导入,引出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的思想,接着从生活中的实例开展实验——数黄豆,实验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同学们的兴趣,紧接着转入化学世界,设问一滴水有多少水分子呢?引出化学上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恰当。
(2)从教学内容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解释了抽象的物质的量的定义,引导学生自主计算1mol微观粒子到底有多少?学生们亲自动手计算,利于理解以及记忆。并给与了学生比较充分地自主实验的机会——数鸡蛋,数黄豆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合作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3)从教态上来看,语言规范,语速适当,仪表大方。
缺点:
(1)
板书需改进!
优点;重难点把握清楚,讲述地很清楚,有理有据,并且能带入老师本人对这堂课的独特见解,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导入:实验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入,并且利用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利用反应时间的不同,指出把物品分堆的优势。
缺点:部分地方犯有科学性的错误。
导入
1. 通过“数鸡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趣味性;
2. 通过实验:如何确定一袋黄豆的数量,进行导入,发散学生思维;
概念讲解
1. 通过分组数鸡蛋更加方便帮助学生建立分组意识,使学生更易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这一问题,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学生能有效理解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物理量这一知识点;
3. 让学生通过12C计算求出1mol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得到6.02*1023,进而引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条理清晰,衔接自然,同时因为是学生自己求出来的数值,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事实(例题)讲解
1. 碳十二的表达方式应是12C而一般不用C-12;
PPT使用情况
1. PPT整体风格规范;
教态
1. 吐字清晰、语速合适;
2. 有很多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仪态自然。
优点:课件界面简洁,字体大小适中,重点用不同字号、不同颜色强调,且课件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引入部分强调“化零为整”思想,显示课堂内容的思想性;解释物质的量是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时,用到了世界货币作为类比,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
缺点:教态不够自然,音语调透露出些许紧张;引入部分例子举了两则,但目的相同,想要传达的又都是“化零为整”、“集体”思想,两则例子显得这一部分有些累赘;
章老师以解决一滴水中有多少分子的问题为串联,启发学生思考,准确把握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引入也很有趣,且能够充分反映问题。在“算一算”的部分其实还可以讲解再详细一点,在黑板上书写计算过程,体现思路。
实验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入,并且利用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利用反应时间的不同,指出把物品分堆的优势。
优点;重难点把握清楚,讲述地很清楚,有理有据,并且能带入老师本人对这堂课的独特见解,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
缺点:部分地方犯有科学性的错误。对于物质的量的讲述有些不清楚,没有及时总结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