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08160225 on 2019-04-23
互评量表
Added by 22160807 5 年 ago
322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60226 5 年 ago
256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1160636 5 年 ago
243 Views0 Comments0 Likes
354 Views0 Comments0 Likes
教师首先开门见山地以碳粉为中介提出要探究宏观(质量)和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联系,紧接着以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关化学史知识为衔接层层递进剖析宏微观之间的桥梁,最后才导出物质的量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加深对物质的量所蕴含的“堆量”的概念。 语速适中,对整堂课的节奏把控较合适;语言表达清晰明确,对基本概念的陈述准确而具体(例如摩尔的含义、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来源以及微观和宏观的联系);但语调较平缓,对重难点强调不够突出,应加以改进。
优点:以日常生活和称量碳粉的质量导入,由宏观过渡到微观,讲解概念过程中也注重与宏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在讲解计算方法后补充了合适的练习。与学生的互动和板书设计都很好。吐字清晰,语速合适。 缺点:粒子数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这一部分讲解过快。有忘记讲课内容而停顿看讲稿的情况,语调平缓,没有突出重点。
优点:导入部分通过学生活动自然的引入一个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语速适中,表达清晰;教态从容;讲述生活中的情境素材时候,语言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板书清楚直观,采用图示和纲要式结合的板书。 不足:有轻微的卡壳; 语调没有明显起伏;
优点:语言方面,把将一定微粒个数视为集合体描述为“打包”“分袋”,生动形象,使学生将术语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深理解;教态方面,老师用弯腰、伸手的体态语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用微笑的表情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肯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缺点:(4)教学内容方面,老师为了强调“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之新,在提出mol这一单位的定义后并没有立刻提出它对应的物理量是“物质的量”,而是先用其进行计算,导致出现“N/NA=___mol”这种不严谨的板书,以及“计算铝中有几摩尔铝”这种不严谨的表达,对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会造成误导。
教态:在教学语言上,口语化的语言使课堂氛围显得轻松;声音较为响亮,语速合适,语音语调的起伏可以更加抑扬顿挫,突出重点。在手势方面,配合所讲授的内容和书写的板书,合理地使用手势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讲或所写的内容上。教学姿态较好,没有不合时宜的小动作,衣着得体,无繁复华丽的配饰,整体教态较好。
优点:课程逻辑:生活导入-12g碳粉中碳原子的数目-单位mol-NA的定义-物质的量,比较清奇;在板书的设计上充满巧思,展示宏微观之间的联系;两部分内容,书写清晰,思路整齐,能够让学生了解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转换公式; 缺点:老师在部分讲解语句的使用上并不太准确,如:6.02*10(23)=1mol,1mol=1NA,这之间似乎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打包说法在本部分内容上的应用也并不准确。
教师首先开门见山地以碳粉为中介提出要探究宏观(质量)和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联系,紧接着以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关化学史知识为衔接层层递进剖析宏微观之间的桥梁,最后才导出物质的量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加深对物质的量所蕴含的“堆量”的概念。
语速适中,对整堂课的节奏把控较合适;语言表达清晰明确,对基本概念的陈述准确而具体(例如摩尔的含义、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来源以及微观和宏观的联系);但语调较平缓,对重难点强调不够突出,应加以改进。
优点:以日常生活和称量碳粉的质量导入,由宏观过渡到微观,讲解概念过程中也注重与宏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在讲解计算方法后补充了合适的练习。与学生的互动和板书设计都很好。吐字清晰,语速合适。
缺点:粒子数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这一部分讲解过快。有忘记讲课内容而停顿看讲稿的情况,语调平缓,没有突出重点。
优点:导入部分通过学生活动自然的引入一个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语速适中,表达清晰;教态从容;讲述生活中的情境素材时候,语言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板书清楚直观,采用图示和纲要式结合的板书。
不足:有轻微的卡壳; 语调没有明显起伏;
优点:语言方面,把将一定微粒个数视为集合体描述为“打包”“分袋”,生动形象,使学生将术语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深理解;教态方面,老师用弯腰、伸手的体态语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用微笑的表情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肯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缺点:(4)教学内容方面,老师为了强调“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之新,在提出mol这一单位的定义后并没有立刻提出它对应的物理量是“物质的量”,而是先用其进行计算,导致出现“N/NA=___mol”这种不严谨的板书,以及“计算铝中有几摩尔铝”这种不严谨的表达,对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会造成误导。
教态:在教学语言上,口语化的语言使课堂氛围显得轻松;声音较为响亮,语速合适,语音语调的起伏可以更加抑扬顿挫,突出重点。在手势方面,配合所讲授的内容和书写的板书,合理地使用手势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讲或所写的内容上。教学姿态较好,没有不合时宜的小动作,衣着得体,无繁复华丽的配饰,整体教态较好。
优点:课程逻辑:生活导入-12g碳粉中碳原子的数目-单位mol-NA的定义-物质的量,比较清奇;在板书的设计上充满巧思,展示宏微观之间的联系;两部分内容,书写清晰,思路整齐,能够让学生了解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转换公式;
缺点:老师在部分讲解语句的使用上并不太准确,如:6.02*10(23)=1mol,1mol=1NA,这之间似乎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打包说法在本部分内容上的应用也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