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61027 on 2019-04-13
互评量表
Added by 22161013 4年 ago
172 Views0 Comments0 Likes
152 Views1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61033 4年 ago
156 Views1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10160214 4年 ago
224 Views4 Comments0 Likes
优点 1、从板块运动温故知新,引入褶皱的概念。 2、比喻恰当,例如将板块和岩浆的关系用漂浮在水面上运动的海绵。 3、让学生讨论展示板块相遇过程,对一些问题给予合理提示。 4、褶皱概念的讲解与生活实际相做比较直观形象。 5、对于生活实际的联系所采用的情境式教学新颖具有趣味性。 缺点 1、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些难度,如果可以部分简化一下就更好了。 2、语言连贯性还可以加强些。
亮点: 1.情境导入选材有新意 2.角色扮演的游戏环节设计思路新颖,设计的 PPT 页面美观实用 3.教学语言规范而又有较多的丰富活泼的生活化口语辅助教学 4.对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及时的回应,并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5.设问频度合理,与学生互动较多,以学生学习为主导 6.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
不足: 1.出现短时间内信息量负载过大的现象,比如老师一口气中连续涉及到褶曲,向斜,背斜三个新概念 2.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的理答语言稍显仓促,依据不全,可以更精确、全面一些,建议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错误认知做出预设,并对理答关键点进行总结 3.教学语言可以更连贯一些,稍微显得老师的话有点”碎“、”多” 4.关于重点知识的辨析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不足,在地形倒置的讲解过程中,老师的直接讲解过多。建议教师通过展示特殊现象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加深认识
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善用比喻,教学活动类型比较多(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演示,),尤其是后面这个小游戏实在是太巧妙了,很好玩,在提出褶皱的概念时候,由生活实际过度到地理上的褶皱,再叫学生上台来指,这种过度非常好。 缺点:讲课的重点不是很突出,知识点太多略显散乱。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可以把各种条件先说清楚,这样更利于学生上台演示(比如找陈丽秀同学上台哪一段)。 在最开始花了大篇幅讲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其实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褶皱形成的原因,但是后面并没有明确地从板块构造学说过度到褶曲,给人一种知识上的不连续的感觉。 其实“背斜”和“向斜”和“褶曲”和“褶皱”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再强调一下。 同样地,在讲完向斜和背斜的新老关系之后,其实还可以再强调一下:中间老两边新是背斜,中间新两边老是向斜,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关系。再给看地层倒置的图片,其实地层倒置这一块内容其实是难点,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不可能一下子就判断出来的。 在后面的小游戏的环节,老师问学生向斜还是背斜容易储水,学生说向斜,因为向斜像一个碗,容易把水给兜住,我也不知道这里到底原理对不对,就感觉有点奇怪,老师直接让学生给坐下下,给人一种不是很清楚的感觉。(优点太多了只简略地说了说,这里主要写的是一些个人觉得还能再改进的点,仅为参考)
优点: 1、从学生初中学习的板块知识,以及高中学习的圈层结构导入,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褶皱部分的导入,通过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窗帘、纸团,从生活中的褶皱到地理中的褶皱的概念,有利与学生的理解,值得借鉴。 3、一些演示活动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一个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四个角色的扮演,游戏新颖,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小游戏,最好能够让学生全部参与。可以改变一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让学生每个人分饰一角,学生直接通过老师提供的问题情境,以对话的形式,学生问学生答,最后请学生上台演示。 缺点: 1、前面讲解的板块部分的知识过于繁难和抽象。 2、背斜和向斜实际应用的讲解可以放在小游戏之前。
优点:教具使用得当,ppt制作精美,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频繁,给学生很多的思考机会,课堂导入形式新颖,教态亲切自然,不拘谨; 缺点:部分知识点讲解有些复杂冗余,拖慢教学进度,学生也难以理解。
优点:1.情境导入很有心意,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2.温故知新,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 3.与学生的互动很多,很自然,让人感到非常亲切 4.重点的讲解很到位,让学生理解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5.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对学生的应答也很从容 建议:知识点的讲解可以尽量简单明了,便于学生进行学习梳理,还有就是有点紧张了,总的来说很好,希望继续努力
优点: 1.导入很有诗意,引出教学内容。 2.原理讲解很详细深入,图片素材丰富,便于学生理解。 3.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讲解背斜和向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4.教态自然,PPT简洁美观。 缺点: 1.小组讨论用书模拟板块运动缺乏引导和知识的构建,教学设计顺序不太合理。 2.讲地形倒置时,“这幅图,你知道什么是向斜,什么是背斜吗?”提问表述不够准确,可以标序号,提问哪里是背斜,哪里是向斜。 3.板书时背对黑板而且时间有3-4秒,很安静,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充分利用时间。
优点
1、从板块运动温故知新,引入褶皱的概念。
2、比喻恰当,例如将板块和岩浆的关系用漂浮在水面上运动的海绵。
3、让学生讨论展示板块相遇过程,对一些问题给予合理提示。
4、褶皱概念的讲解与生活实际相做比较直观形象。
5、对于生活实际的联系所采用的情境式教学新颖具有趣味性。
缺点
1、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些难度,如果可以部分简化一下就更好了。
2、语言连贯性还可以加强些。
亮点:
1.情境导入选材有新意
2.角色扮演的游戏环节设计思路新颖,设计的 PPT 页面美观实用
3.教学语言规范而又有较多的丰富活泼的生活化口语辅助教学
4.对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及时的回应,并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5.设问频度合理,与学生互动较多,以学生学习为主导
6.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
不足:
1.出现短时间内信息量负载过大的现象,比如老师一口气中连续涉及到褶曲,向斜,背斜三个新概念
2.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的理答语言稍显仓促,依据不全,可以更精确、全面一些,建议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错误认知做出预设,并对理答关键点进行总结
3.教学语言可以更连贯一些,稍微显得老师的话有点”碎“、”多”
4.关于重点知识的辨析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不足,在地形倒置的讲解过程中,老师的直接讲解过多。建议教师通过展示特殊现象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加深认识
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善用比喻,教学活动类型比较多(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演示,),尤其是后面这个小游戏实在是太巧妙了,很好玩,在提出褶皱的概念时候,由生活实际过度到地理上的褶皱,再叫学生上台来指,这种过度非常好。
缺点:讲课的重点不是很突出,知识点太多略显散乱。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可以把各种条件先说清楚,这样更利于学生上台演示(比如找陈丽秀同学上台哪一段)。
在最开始花了大篇幅讲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其实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褶皱形成的原因,但是后面并没有明确地从板块构造学说过度到褶曲,给人一种知识上的不连续的感觉。
其实“背斜”和“向斜”和“褶曲”和“褶皱”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再强调一下。
同样地,在讲完向斜和背斜的新老关系之后,其实还可以再强调一下:中间老两边新是背斜,中间新两边老是向斜,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关系。再给看地层倒置的图片,其实地层倒置这一块内容其实是难点,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不可能一下子就判断出来的。
在后面的小游戏的环节,老师问学生向斜还是背斜容易储水,学生说向斜,因为向斜像一个碗,容易把水给兜住,我也不知道这里到底原理对不对,就感觉有点奇怪,老师直接让学生给坐下下,给人一种不是很清楚的感觉。(优点太多了只简略地说了说,这里主要写的是一些个人觉得还能再改进的点,仅为参考)
优点:
1、从学生初中学习的板块知识,以及高中学习的圈层结构导入,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褶皱部分的导入,通过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窗帘、纸团,从生活中的褶皱到地理中的褶皱的概念,有利与学生的理解,值得借鉴。
3、一些演示活动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一个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四个角色的扮演,游戏新颖,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小游戏,最好能够让学生全部参与。可以改变一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让学生每个人分饰一角,学生直接通过老师提供的问题情境,以对话的形式,学生问学生答,最后请学生上台演示。
缺点:
1、前面讲解的板块部分的知识过于繁难和抽象。
2、背斜和向斜实际应用的讲解可以放在小游戏之前。
优点:教具使用得当,ppt制作精美,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频繁,给学生很多的思考机会,课堂导入形式新颖,教态亲切自然,不拘谨;
缺点:部分知识点讲解有些复杂冗余,拖慢教学进度,学生也难以理解。
优点:1.情境导入很有心意,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2.温故知新,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 3.与学生的互动很多,很自然,让人感到非常亲切 4.重点的讲解很到位,让学生理解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5.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对学生的应答也很从容
建议:知识点的讲解可以尽量简单明了,便于学生进行学习梳理,还有就是有点紧张了,总的来说很好,希望继续努力
优点:
1.导入很有诗意,引出教学内容。
2.原理讲解很详细深入,图片素材丰富,便于学生理解。
3.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讲解背斜和向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4.教态自然,PPT简洁美观。
缺点:
1.小组讨论用书模拟板块运动缺乏引导和知识的构建,教学设计顺序不太合理。
2.讲地形倒置时,“这幅图,你知道什么是向斜,什么是背斜吗?”提问表述不够准确,可以标序号,提问哪里是背斜,哪里是向斜。
3.板书时背对黑板而且时间有3-4秒,很安静,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充分利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