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51905 on 2018-04-28
互评量表
Added by 22151923 4年 ago
408 Views6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51925 4年 ago
213 Views6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51912 4年 ago
298 Views6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2151919 4年 ago
273 Views6 Comments0 Likes
我的教学思路是,作为开学第二课,不能够用太刻板的生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运用了比较多的实例,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用了比较多的提问,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创新的意识。 在这第二次试讲中,我更新了一下课件,例子里加入了讲课时间前刚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了更好地结合生活引入知识。讲课的时候情绪比起第一次激昂了许多,但是可能因为这个度没有把握好,导致上课语速有些偏快。讲完信息技术的概念时设置了一个小题目,不过因为讲课时节奏快了一时间忘记了,因此没有很好地化解,浪费了这一个环节,是很大的失误。另外,提问有哪些信息技术革命时有同学给出“邮件”的答案,我只是说了邮件是属于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部分,但是没有好好区分邮件也有不同类型的邮件这一情况。这种好好处理非预设答案的能力还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尝试来锻炼这种反应能力和思维全面性。另外还必须想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但是也不能过分放松,否则会容易出现课堂纪律不好的问题。
这位老师上课所举的实例一直都很具有时代性,善于从时事中抓住合适的切入角度与课本的知识相结合,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老师通过语言一点一点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老师也花很大的篇幅介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拓学生眼界,可以看出老师有很用心的备课。 板书设计方面我觉得可以改善一下布局,准确标注第几次革命和对应的实例。还有就是最后一个环节可以适当留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老师做补充。
这位老师在上课时总是能够使用一些很新的实例辅助讲解,这很棒,使用这些例子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好处,所以也可以不要那么多例子,讲清楚一个就行了。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的讲解比较略,直接让同学根据定义列举出信息技术的例子,可能对学生来讲比较难,他们可能不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定义,所举出的例子也就会出现讲来讲去只涉及到信息加工这一个环节的情况。老师的板书很好看,是大大的加分项,但要注意一下篇幅,如果是上整节课的话,可能黑板会不够用。总体,吐字清晰,也比较流畅,带着一点点台湾腔的普通话,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导入部分讲解很顺利,后面信息技术历史讲解逻辑还是要再清晰些,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几次革命的意义,比如印刷术比较文字,实际是一种标准化的产生等等,这里的挖掘深度还不够。后面趋势的例子很有时代性但是逻辑有点乱。
这位老师上课使用的例子具有时代性,都是最近发生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具有话题性,而且也和本节课的内容相关,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备课认真,值得我学习。板书很美观,但是板书布局方面可以再改善一下。
通过马拉松的例子又提问学生“换做你你会怎么做”这个切入点感到很新颖,没有讲完就算了。在讲其他几个例子的时候,感觉老师的表达有些欠些火候,一些词语之间不太连贯。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很会抓学生回答的要点并因此促进整节课的进行,充满知识感的无缝切换,这点很值得学习。
纪老师上课给人一种很舒缓的感觉,预调温和却又充满力量,不会让人有烦躁或是拖沓的不好情绪,姿态相比之前也要自然了许多。缺陷就是在提问和与学生互动环节还比较生硬,以及在一些概念的讲解上面比较琐碎,仿佛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而不是以此做辅助帮学生理解概念。
这位老师用马拉松的起源来导入课题,而且能结合身边的刚发生的时事来带入主题,抓住学生的回答去讲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非常好。不过老师语速有些快,上课过程中有些喘气,可能还有些紧张,所以有些依赖教案。与上节课相比,整堂课精气神更足,非常好。
这位老师上课引用了当下非常新而且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案例。也看出来老师为课堂做了不少的准备,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些新的东西,表达不是那么流畅。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更加自然一些,更加享受讲台。
我的教学思路是,作为开学第二课,不能够用太刻板的生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运用了比较多的实例,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用了比较多的提问,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创新的意识。
在这第二次试讲中,我更新了一下课件,例子里加入了讲课时间前刚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了更好地结合生活引入知识。讲课的时候情绪比起第一次激昂了许多,但是可能因为这个度没有把握好,导致上课语速有些偏快。讲完信息技术的概念时设置了一个小题目,不过因为讲课时节奏快了一时间忘记了,因此没有很好地化解,浪费了这一个环节,是很大的失误。另外,提问有哪些信息技术革命时有同学给出“邮件”的答案,我只是说了邮件是属于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部分,但是没有好好区分邮件也有不同类型的邮件这一情况。这种好好处理非预设答案的能力还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尝试来锻炼这种反应能力和思维全面性。另外还必须想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但是也不能过分放松,否则会容易出现课堂纪律不好的问题。
这位老师上课所举的实例一直都很具有时代性,善于从时事中抓住合适的切入角度与课本的知识相结合,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老师通过语言一点一点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老师也花很大的篇幅介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拓学生眼界,可以看出老师有很用心的备课。
板书设计方面我觉得可以改善一下布局,准确标注第几次革命和对应的实例。还有就是最后一个环节可以适当留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老师做补充。
这位老师在上课时总是能够使用一些很新的实例辅助讲解,这很棒,使用这些例子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好处,所以也可以不要那么多例子,讲清楚一个就行了。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的讲解比较略,直接让同学根据定义列举出信息技术的例子,可能对学生来讲比较难,他们可能不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定义,所举出的例子也就会出现讲来讲去只涉及到信息加工这一个环节的情况。老师的板书很好看,是大大的加分项,但要注意一下篇幅,如果是上整节课的话,可能黑板会不够用。总体,吐字清晰,也比较流畅,带着一点点台湾腔的普通话,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导入部分讲解很顺利,后面信息技术历史讲解逻辑还是要再清晰些,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几次革命的意义,比如印刷术比较文字,实际是一种标准化的产生等等,这里的挖掘深度还不够。后面趋势的例子很有时代性但是逻辑有点乱。
这位老师上课使用的例子具有时代性,都是最近发生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具有话题性,而且也和本节课的内容相关,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备课认真,值得我学习。板书很美观,但是板书布局方面可以再改善一下。
通过马拉松的例子又提问学生“换做你你会怎么做”这个切入点感到很新颖,没有讲完就算了。在讲其他几个例子的时候,感觉老师的表达有些欠些火候,一些词语之间不太连贯。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很会抓学生回答的要点并因此促进整节课的进行,充满知识感的无缝切换,这点很值得学习。
纪老师上课给人一种很舒缓的感觉,预调温和却又充满力量,不会让人有烦躁或是拖沓的不好情绪,姿态相比之前也要自然了许多。缺陷就是在提问和与学生互动环节还比较生硬,以及在一些概念的讲解上面比较琐碎,仿佛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而不是以此做辅助帮学生理解概念。
这位老师用马拉松的起源来导入课题,而且能结合身边的刚发生的时事来带入主题,抓住学生的回答去讲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非常好。不过老师语速有些快,上课过程中有些喘气,可能还有些紧张,所以有些依赖教案。与上节课相比,整堂课精气神更足,非常好。
这位老师上课引用了当下非常新而且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案例。也看出来老师为课堂做了不少的准备,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些新的东西,表达不是那么流畅。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更加自然一些,更加享受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