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40823 on 2017-06-08
互评量表
Added by 08150118 6 年 ago
257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4140107 7 年 ago
421 Views4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120 7 年 ago
340 Views3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239 7 年 ago
443 Views5 Comments0 Likes
1.对于学情分析不透彻,只立足于学生的已知,而没有学生的未知以及障碍点,不知道课堂的切入点在哪里。 2.在讲解生活中的盐和1化学的盐时,说化学中的盐是“可以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化合物”存在只是错误,没有考虑铵盐。 3.对于科学史话的讲解略空泛,个人觉得科学史话要讲的贴近学生生活体验,才能有感染力,据此才有可能在情感价值观上有所触动。 4.优点是:整体逻辑基本清楚。
教材分析很具体,从各个方面分析,得出本节课内容承前启后的作用,联系到了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学生已有的知识,比如学生初中学过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但是学生的认知障碍没有过多分析 教学目标设置合理 教法学法,我觉得单纯讲述的话显得比较空乏,最好可以结合教学过程来讲。 教学过程,引入部分感觉有一些奇怪,从化学中的盐类过渡到海水晒盐不太自然。科学史实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整个课堂思路清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中的与金属反应,非金属反应,重点研究了氯气与水的反应,过渡到次氯酸的相关内容,最后留的问题既可以复习本节课内容,又可以引出下节课的课题。
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得很具体,对于学生的未知点和障碍点还可以做出说明。教学目标说的比较详细,具有可操作性。教法学法像是一个模板的套用,结合教学内容来讲会比较清楚。 课堂导入部分,我认为从食盐到海水晒盐就可以引入海水中富集的氯元素,中间穿插了一个食盐与化学中的盐类的对比显得有一些累赘。 氯气溶于水的实验,用塑料瓶做实验仪器,可以放大实验现象,避免氯气对空气的污染。 从湿润和干燥的布条是否褪色,既说明了氯气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又排除了氯气的漂白性,设计巧妙。 最后安排的问题为下节课做一个铺垫。
首先在学情分析中,讲到了初中高中已学过的知识,清楚地让我们知道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情况,不过对于学生的未知、想知、障碍点等缺少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提到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观念,比较好。 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引入部分,由生活中的盐与化学中的盐的区别引入,讲到氯化钠,以及生活中的制取方法海水晒盐,引出海水中的氯,我觉得步骤稍微显得有点多。通过氯的发现史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在讲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时,由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讲到与不太活泼的金属如铁铜的反应,让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异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接着是氯气与水的反应,通过红色布条褪色的对比试验得出次氯酸,再讲解次氯酸的性质,这个过程比较干脆直接,得到结论的所花的时间好像不是很长,不过就我个人感觉,氯气与水的反应比较重要,可以稍微多花些时间讲得再详细些。最后有提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有些PPT内容较多,让人观看比较不适。在重难点部分,可以具体讲一下根据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结合,以……为重难点。这样会更加具体一些,也让听者更能明白这一堂课你设计的思路。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实验与实验之间没有什么过渡衔接的内容,我觉得这样会显得这堂课比较无趣。说课的时候还说了为下一堂课的内容做准备,布置了一个课后题。在讲课堂教学设计部分,我觉得可以在每一个环节讲解结束后,加几句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疑问之类的话,会显得自己的思路更加的清晰。
1.对于学情分析不透彻,只立足于学生的已知,而没有学生的未知以及障碍点,不知道课堂的切入点在哪里。
2.在讲解生活中的盐和1化学的盐时,说化学中的盐是“可以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化合物”存在只是错误,没有考虑铵盐。
3.对于科学史话的讲解略空泛,个人觉得科学史话要讲的贴近学生生活体验,才能有感染力,据此才有可能在情感价值观上有所触动。
4.优点是:整体逻辑基本清楚。
教材分析很具体,从各个方面分析,得出本节课内容承前启后的作用,联系到了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学生已有的知识,比如学生初中学过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但是学生的认知障碍没有过多分析
教学目标设置合理
教法学法,我觉得单纯讲述的话显得比较空乏,最好可以结合教学过程来讲。
教学过程,引入部分感觉有一些奇怪,从化学中的盐类过渡到海水晒盐不太自然。科学史实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整个课堂思路清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中的与金属反应,非金属反应,重点研究了氯气与水的反应,过渡到次氯酸的相关内容,最后留的问题既可以复习本节课内容,又可以引出下节课的课题。
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得很具体,对于学生的未知点和障碍点还可以做出说明。教学目标说的比较详细,具有可操作性。教法学法像是一个模板的套用,结合教学内容来讲会比较清楚。
课堂导入部分,我认为从食盐到海水晒盐就可以引入海水中富集的氯元素,中间穿插了一个食盐与化学中的盐类的对比显得有一些累赘。
氯气溶于水的实验,用塑料瓶做实验仪器,可以放大实验现象,避免氯气对空气的污染。
从湿润和干燥的布条是否褪色,既说明了氯气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又排除了氯气的漂白性,设计巧妙。
最后安排的问题为下节课做一个铺垫。
首先在学情分析中,讲到了初中高中已学过的知识,清楚地让我们知道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情况,不过对于学生的未知、想知、障碍点等缺少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提到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观念,比较好。
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引入部分,由生活中的盐与化学中的盐的区别引入,讲到氯化钠,以及生活中的制取方法海水晒盐,引出海水中的氯,我觉得步骤稍微显得有点多。通过氯的发现史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在讲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时,由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讲到与不太活泼的金属如铁铜的反应,让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异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接着是氯气与水的反应,通过红色布条褪色的对比试验得出次氯酸,再讲解次氯酸的性质,这个过程比较干脆直接,得到结论的所花的时间好像不是很长,不过就我个人感觉,氯气与水的反应比较重要,可以稍微多花些时间讲得再详细些。最后有提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有些PPT内容较多,让人观看比较不适。在重难点部分,可以具体讲一下根据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结合,以……为重难点。这样会更加具体一些,也让听者更能明白这一堂课你设计的思路。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实验与实验之间没有什么过渡衔接的内容,我觉得这样会显得这堂课比较无趣。说课的时候还说了为下一堂课的内容做准备,布置了一个课后题。在讲课堂教学设计部分,我觉得可以在每一个环节讲解结束后,加几句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疑问之类的话,会显得自己的思路更加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