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40825 on 2017-05-05
互评量表
Added by 22140843 6年 ago
276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0140228 6年 ago
195 Views6 Comments0 Likes
242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336 6年 ago
343 Views5 Comments0 Likes
分析教材时有提到实际应用价值,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讲学情分析时,除了分析已有的知识储备,还提到了学生的误区,分析全面。在讲教学过程时,讲解的方式比较特别,且有说明每一阶段的计划时间。最后的板书设计比较简洁,不过没有展示总板书,所以无法了解总板书的分配情况,并且讲课过程中我觉得断句有点多,希望下回讲得更好!
PPT上字有点小,学情分析中有分析到学生年龄特征与该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整体说课稿非常细致。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设计的PPT中只用一张PPT概括,虽然线索清楚,但稍详细会更好,板书字数过多.
PPT内容较少,但是不太能脱稿,可以在PPT内多加点内容,方便看观看者看。其他部分都讲解的很清楚,很全面,就是全程语调较平,PPT内容可观看内容较少,比较吸引不了观看者的注意。
教学过程讲的比较详细,思路比较清晰。最后带板书设计,板书也很简单明了。下次可以试着教学反思,可以回想自己本节课讲的如何,有什么讲的特别好的或者有什么内容忘讲等,这样下次讲课会牢记这一点,讲课会越来越好。
分析教材时,从学科知识地位、实际应用、课标要求、前后知识承接等方面来分析,分析全面具体。分析学情时,从学生的已经掌握的知识、已经具备的能力、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分析。确立教学目标时,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确立目标。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有提到建构主义,但是只是提了一下,没有深入展开,如果可以深入讲一下,说课会有很大的亮点。教学过程讲解时,每一步的内容都有具体的实验安排,我觉得电解池反应可以在课堂上演示,这样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一部分ppt上比较简洁,我觉得可以再具体一些,因为有的点可能没有听清就过了,ppt上详细一些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板书设计的话,如果可以展示板书内容具体如何分配,而不仅仅是板书有哪些内容,这样就显得更具体。如果最后再有一部分是教学反思评价,那么说课就会更完整。
陈玉珑同学首先从教材分析进行说明,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这一点很好。ppt上只有四个关键点,虽然线索清楚,但是内容有点少,台下老师光靠听有点困难。后面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等也是这种情况,下次可以在ppt上多加点内容,这样也便于自己讲解,不用完全照着稿子读。虽然ppt内容上比较少,但是说课该讲的内容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可以看出准备的十分充分。最后还加了板书设计,简单明了。
分析教材时有提到实际应用价值,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讲学情分析时,除了分析已有的知识储备,还提到了学生的误区,分析全面。在讲教学过程时,讲解的方式比较特别,且有说明每一阶段的计划时间。最后的板书设计比较简洁,不过没有展示总板书,所以无法了解总板书的分配情况,并且讲课过程中我觉得断句有点多,希望下回讲得更好!
PPT上字有点小,学情分析中有分析到学生年龄特征与该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整体说课稿非常细致。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设计的PPT中只用一张PPT概括,虽然线索清楚,但稍详细会更好,板书字数过多.
PPT内容较少,但是不太能脱稿,可以在PPT内多加点内容,方便看观看者看。其他部分都讲解的很清楚,很全面,就是全程语调较平,PPT内容可观看内容较少,比较吸引不了观看者的注意。
教学过程讲的比较详细,思路比较清晰。最后带板书设计,板书也很简单明了。下次可以试着教学反思,可以回想自己本节课讲的如何,有什么讲的特别好的或者有什么内容忘讲等,这样下次讲课会牢记这一点,讲课会越来越好。
分析教材时,从学科知识地位、实际应用、课标要求、前后知识承接等方面来分析,分析全面具体。分析学情时,从学生的已经掌握的知识、已经具备的能力、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分析。确立教学目标时,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确立目标。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有提到建构主义,但是只是提了一下,没有深入展开,如果可以深入讲一下,说课会有很大的亮点。教学过程讲解时,每一步的内容都有具体的实验安排,我觉得电解池反应可以在课堂上演示,这样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一部分ppt上比较简洁,我觉得可以再具体一些,因为有的点可能没有听清就过了,ppt上详细一些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板书设计的话,如果可以展示板书内容具体如何分配,而不仅仅是板书有哪些内容,这样就显得更具体。如果最后再有一部分是教学反思评价,那么说课就会更完整。
陈玉珑同学首先从教材分析进行说明,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这一点很好。ppt上只有四个关键点,虽然线索清楚,但是内容有点少,台下老师光靠听有点困难。后面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等也是这种情况,下次可以在ppt上多加点内容,这样也便于自己讲解,不用完全照着稿子读。虽然ppt内容上比较少,但是说课该讲的内容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可以看出准备的十分充分。最后还加了板书设计,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