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ed by 10200137
1 年 ago
54 Views0 Likes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密码:
Added by 10200306
1 年 ago
29 Views0 Likes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k3MzI3NjkzNg==.html
Added by 10200306
1 年 ago
43 Views0 Likes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密码:
Added by 10200403
1 年 ago
39 Views0 Likes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密码:
1、老师以测量一粒米质量、一张纸的厚度的问题做引入,给学生展示了“聚少成多”的思想。提问式的引入方法不仅引发学生思考,更能为本节课的深入探讨问题做了自然而然的铺垫。
2、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表述这个化学方程式,分别在原子和质量的两个角度剖析了这个方程式,将“聚少成多”的思想引申为“聚微成宏”的思想,形成前后的呼应。我认为这个例子讲得非常到位,老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主要是学生类比、推导的方式对知识点层层剖析,学习效果会很好。
3、另外,老师讲解单位摩尔时,是将生活中的单位,如一双鞋与两只鞋等例子,跟化学的单位做对比,1mol粒子数等于6.02×1023个,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个数字的来源方面没有讲清楚,老师是说进行堆积一直堆到6.02×1023个规定了1mol,诚然这个方法是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但是跟化学上1mol所表示数目多少的这个来源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建议老师可以略讲一下这个数目的由来。
4、最后老师给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课堂小结,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脉络,值得注意的是,老师的板书比较凌乱,建议老师用思维导向图的方式进行板书,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同时,老师在教姿教态方面很得体,声音也很有感染力,学生很愿意听到这样有感染力的声音。
优点:
1.以一粒米和一张纸引入,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粒米很小,一张纸很薄,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用最小刻度为0.1cm的尺测一张纸的厚度,如何用最小刻度为0.1g的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从而引出思想聚少成多,为引出物质的量做铺垫。创设的情景新颖生动,且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搭起桥梁,
2.引入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方程式,请同学思考微观和宏观的含义,从而引出微观的粒子角度和宏观的质量角度两个方面,老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从未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同时老师提出要学会搭建桥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3.通过生活中积少成多的例子比如一双鞋等于两只、一令纸等于500张、一打鸡蛋等于12个,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更确切的体会,从而引出化学上一摩尔所含的微粒数目,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一摩尔铁所含微粒数目和一摩尔铜所含微粒数目是否相等来说明一摩尔所含的微粒数目与微粒种类无关,举得例子很贴切适合。
缺点:
1.在上课开头强调通过未知到已知,我觉得不是很合适,对于中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但我个人认为这里提聚少成多的思想不是很合适,因为物质的量是表示具有一定粒子数目的集合体,是将多的变成少的,而不是将少的变成的多,这里的用法有点和知识相反,举得例子不是很适合。
1、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首先表现在导入部分创设了问题情境,用尺子测纸的厚度,用托盘天平测米的质量,通过解决这两个生活问题来引出“积少成多”的思想。之后再引出化学中的“积少成多”。其次,在讲解摩尔这个单位时,提到了生活中有着类似用途的单位。
2、在教学过程中有好几处体现了类比思想:用测一粒米的方法来测一个原子的质量,从而在微观粒子数和宏观质量之间搭起桥梁;在讲解摩尔这个单位时,提到了生活中有着类似用途的单位,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摩尔这个单位。
3、十多分钟的讲解过程很自然,也有一定的逻辑感。
4、板书结构不够漂亮
优点:1、开头的导入做的很精细。不仅说明了“小”,还说了测量工具的“大”,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的具体方程式的讲解,突出了宏观微观的概念。通过对比,从微观累计到了宏观。从一个到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再到物质的量的定义,再通过类比让学生加深印象,整个过程很自然。思路非常的清晰。
3、提问都很有深度,都给了学生非常深的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
缺点:1、“无须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这样的说法才符合认知顺序。
2、板书还需要加强一下,不够简洁,逻辑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3、单独讲解摩尔这个概念我认为不太好。最好是先有定义,也就是物质的量这个所谓的“堆”,再由“摩尔”这个度量这个“堆”的单位,比较合适。建议调整一下顺序。
优点:1、开头的导入做的很精细。不仅说明了“小”,还说了测量工具的“大”,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的具体方程式的讲解,突出了宏观微观的概念。通过对比,从微观累计到了宏观。从一个到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再到物质的量的定义,再通过类比让学生加深印象,整个过程很自然。思路非常的清晰。
缺点:
1.在上课开头强调通过未知到已知,我觉得不是很合适,对于中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但我个人认为这里提聚少成多的思想不是很合适,因为物质的量是表示具有一定粒子数目的集合体,是将多的变成少的,而不是将少的变成的多,这里的用法有点和知识相反,举得例子不是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