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22140842 on 2017-04-06
互评量表
Added by 04140107 6年 ago
316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344 6年 ago
250 Views5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240 6年 ago
252 Views4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21141029 6年 ago
232 Views6 Comments0 Likes
1、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例子进行引入,并提出疑问,分子数与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引入本课堂的学习。这里的引入是以回顾旧知识为基础,引发新问题,本节课就是要探讨旧知识存在的新问题,这个引入思路非常有逻辑性,给了学生清楚的认识,知道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2、数一滴水所含的水分子,需要很多年,老师提示学生结合生活中数数的例子给数水分子出个好主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讲解阿伏伽德罗常数时,老师提到了阿伏伽德罗这个科学家,略略讲了一些有关这位科学家的基本资料,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少,同时,老师的语调一直不变,比较平缓,不够有表现力。如果适当地讲得生动有趣一些,老师的语言、身体语言更加饱和、有表现力一些,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优点: 1.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例子进行引入,让学生思考分子数与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将学生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缺点: 1.语音语调比较平缓,不够有表现力 2.板书有待加强
、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例子进行引入,并提出疑问,分子数与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引入本课堂的学习。这里的引入是以回顾旧知识为基础,引发新问题,本节课就是要探讨旧知识存在的新问题,这个引入思路非常有逻辑性,给了学生清楚的认识,知道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语音语调比较平缓,不够有表现力 2.板书有待加强
优点:1、从碳和氧气这个已知概念出发,到未知的概念,整个过程中凸显了明显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2、数水分子这个想法是很独特的。让学生能够更加好的体会物质的量的作用。 缺点:1、语音语调太过平缓,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 2、与学生互动太少,讲解方式单一
优点: 1.用碳和氧气反应的反应方程式的两方面含义引出微观和宏观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结合了旧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用数水分子的例子需要三年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对微观物质这样处理的不可行性,具有趣味性,能抓住学生兴趣。 3.课堂内容比较丰富,有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比喻,还有阿伏伽德罗这位名人的拓展,拓宽学生知识面。 缺点: 1.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安排了过多的内容,导致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不够到位,让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理解,也难留下深刻记忆。对课堂时间和内容的安排需改进。 2.整堂课比较平淡,与学生互动也不多,重难点不突出。 3.课堂没有板书,较难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
1、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例子进行引入,并提出疑问,分子数与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引入本课堂的学习。这里的引入是以回顾旧知识为基础,引发新问题,本节课就是要探讨旧知识存在的新问题,这个引入思路非常有逻辑性,给了学生清楚的认识,知道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2、数一滴水所含的水分子,需要很多年,老师提示学生结合生活中数数的例子给数水分子出个好主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讲解阿伏伽德罗常数时,老师提到了阿伏伽德罗这个科学家,略略讲了一些有关这位科学家的基本资料,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少,同时,老师的语调一直不变,比较平缓,不够有表现力。如果适当地讲得生动有趣一些,老师的语言、身体语言更加饱和、有表现力一些,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优点:
1.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例子进行引入,让学生思考分子数与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将学生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缺点:
1.语音语调比较平缓,不够有表现力
2.板书有待加强
、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例子进行引入,并提出疑问,分子数与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引入本课堂的学习。这里的引入是以回顾旧知识为基础,引发新问题,本节课就是要探讨旧知识存在的新问题,这个引入思路非常有逻辑性,给了学生清楚的认识,知道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语音语调比较平缓,不够有表现力
2.板书有待加强
优点:1、从碳和氧气这个已知概念出发,到未知的概念,整个过程中凸显了明显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2、数水分子这个想法是很独特的。让学生能够更加好的体会物质的量的作用。
缺点:1、语音语调太过平缓,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
2、与学生互动太少,讲解方式单一
优点:
1.用碳和氧气反应的反应方程式的两方面含义引出微观和宏观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结合了旧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用数水分子的例子需要三年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对微观物质这样处理的不可行性,具有趣味性,能抓住学生兴趣。
3.课堂内容比较丰富,有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比喻,还有阿伏伽德罗这位名人的拓展,拓宽学生知识面。
缺点:
1.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安排了过多的内容,导致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不够到位,让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理解,也难留下深刻记忆。对课堂时间和内容的安排需改进。
2.整堂课比较平淡,与学生互动也不多,重难点不突出。
3.课堂没有板书,较难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
优点:
1.用碳和氧气反应的反应方程式的两方面含义引出微观和宏观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结合了旧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用数水分子的例子需要三年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对微观物质这样处理的不可行性,具有趣味性,能抓住学生兴趣。
3.课堂内容比较丰富,有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比喻,还有阿伏伽德罗这位名人的拓展,拓宽学生知识面。
缺点:
1.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安排了过多的内容,导致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不够到位,让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理解,也难留下深刻记忆。对课堂时间和内容的安排需改进。
2.整堂课比较平淡,与学生互动也不多,重难点不突出。
3.课堂没有板书,较难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