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Added by 10140808 on 2017-03-31
互评量表
Added by 08150118 4年 ago
247 Views0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4140107 5年 ago
412 Views4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120 5年 ago
329 Views3 Comments0 Likes
Added by 08140239 5年 ago
432 Views5 Comments0 Likes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优点:教态自然,语速适中,板书非常美观清晰,设置问题促进师生互动,也会及时运用鼓励机制。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前向学生讲清楚本节课的重要性,提出让学生认真学习的希望和要求。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关注到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结构,做到了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把语文量词与物质的量相关联,凸显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PPT设计图文并茂,重点突出。 不足:课堂设置的问题可以更具有批判性、启发性、创造性。
优点:教态自然,语速适中,台风较好;PPT和板书较精美;课前导入有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重点突出,从微观角度解释得清楚,能提前告知这节课的重要性;与学生互动较好,提问后有适当的候答时间。 不足:个人觉得有些拖沓,问题的设置可以再深层次一些。
教学过程中讲课速度较快,所提的问题较符合实际内容,板书字迹很端正好看,教学过程中仪态自然,思路清晰,不足之处是讲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思考性方面稍显欠缺,欠缺一些启发性和思考性。
优点: 1.从两个问题导入,表达简明通俗,吸引学生注意。 2.与学生沟通自然。 3.PPT设计美观整齐,动画设计合理。 4.板书整齐美观。 5.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加强对集合体的理解。 6.给出的相关练习能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缺点: 1.问题的表述有所欠缺。例如:问学生初中用质量表示用多少质量的碳。 2.还没有对物质的量有详细的分析讲解,就在从国际单位制表引入物质的量的时候提出让学生记住的希望不太合适,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学完较为整体物质的量的概念后提出。 3.语言表达亲切,但是语言略有不连贯。 4.PPT设计上同一页上字太多,且字体略小。
优点: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本堂课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强大的学习动机,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另外在导入时提出的化小为大,化微为宏,既容易让学生回忆起这种科学方法,又容易与物质的量的概念形成对比,方便学生理解;提问符合教学内容。 不足:不知道是否是不同的叫法,化小为大,化微为宏是否可以简称为累积法?板书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避免学生注意力散失。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优点:教态自然,语速适中,板书非常美观清晰,设置问题促进师生互动,也会及时运用鼓励机制。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前向学生讲清楚本节课的重要性,提出让学生认真学习的希望和要求。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关注到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结构,做到了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把语文量词与物质的量相关联,凸显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PPT设计图文并茂,重点突出。
不足:课堂设置的问题可以更具有批判性、启发性、创造性。
优点:教态自然,语速适中,台风较好;PPT和板书较精美;课前导入有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重点突出,从微观角度解释得清楚,能提前告知这节课的重要性;与学生互动较好,提问后有适当的候答时间。
不足:个人觉得有些拖沓,问题的设置可以再深层次一些。
教学过程中讲课速度较快,所提的问题较符合实际内容,板书字迹很端正好看,教学过程中仪态自然,思路清晰,不足之处是讲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思考性方面稍显欠缺,欠缺一些启发性和思考性。
优点:
1.从两个问题导入,表达简明通俗,吸引学生注意。
2.与学生沟通自然。
3.PPT设计美观整齐,动画设计合理。
4.板书整齐美观。
5.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加强对集合体的理解。
6.给出的相关练习能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缺点:
1.问题的表述有所欠缺。例如:问学生初中用质量表示用多少质量的碳。
2.还没有对物质的量有详细的分析讲解,就在从国际单位制表引入物质的量的时候提出让学生记住的希望不太合适,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学完较为整体物质的量的概念后提出。
3.语言表达亲切,但是语言略有不连贯。
4.PPT设计上同一页上字太多,且字体略小。
优点: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本堂课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强大的学习动机,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另外在导入时提出的化小为大,化微为宏,既容易让学生回忆起这种科学方法,又容易与物质的量的概念形成对比,方便学生理解;提问符合教学内容。
不足:不知道是否是不同的叫法,化小为大,化微为宏是否可以简称为累积法?板书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避免学生注意力散失。